中共苏州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的决定
中共苏州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的决定
(2022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苏州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和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部署要求,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更好地“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作如下决定。
一、自觉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和统一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一)充分认识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大会通过的中央纪委工作报告,总结党的十九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探索和重要成效,宣示了党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坚强决心。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和完善党的建设、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深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充分信赖,充分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兴旺、充满活力。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个牢牢把握”和“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的重要指示,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对苏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有机贯通起来,真正做到学深悟透、知行合一,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苏州深入人心、落地见效。
(二)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大的主题和主要成果,准确把握大会的灵魂、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总纲,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目标继续前进上始终旗帜鲜明、坚定不移。深刻认识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深远历史意义,坚持道不变、志不改,紧跟习近平总书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牢牢把握“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更加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深刻认识党的中心任务和未来五年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部署,全面对标对表、创新思路举措,更好地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谱写“强富美高”新苏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深刻认识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以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确保党始终成为苏州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深刻认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根本政治立场,更加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深刻认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大原则,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下先手棋、打主动仗,牢牢守住安全稳定底线。深刻认识“三个务必”的谆谆教导和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坚持“五个必由之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依靠顽强斗争、团结奋斗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等方面提出的大政方针、作出的工作部署。
(三)切实增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政治自觉。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是新时代十年最大政治成果、最重要历史经验、最客观实践结论。在“两个大局”交织激荡、“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的重大历史关头,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是党之大幸、国之大幸、军队之大幸、人民之大幸。在新的征程上,由经过历史检验、实践考验、斗争历练的党的核心、人民领袖、军队统帅习近平总书记继续掌舵领航,是党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现在,“两个确立”已经成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高度共识和共同意志,已经写在了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写在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心坎上。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坚定地忠诚核心、信赖核心、紧跟核心、维护核心,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步调一致向前进,紧跟习近平总书记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不断夺取新的伟大胜利。
二、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更好地“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
(一)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面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深耕16个优势细分领域,打造产业链条完备、产业特色鲜明、领先优势突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体系,加快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深化质量强市建设,打响“苏州制造”品牌。支持龙头企业发挥“链主”作用,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大力强链固链补链延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做优做强纳米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高端纺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落实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全覆盖,并持续扩大中小企业数字化普及面。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先进制造与高端服务深度融合,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深入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十年倍增计划和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工程,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人力资源、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等新兴服务业,培育壮大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深入实施“育林计划”和“参天计划”,充分发挥苏创投等作用,集聚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等私募基金,持续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更大力度服务企业上市、服务上市企业。强化重大项目牵引带动,在百亿级重大项目、总部研发型项目上实现更大突破,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创新消费促进政策措施,办好系列促消费活动,大力发展首店、首发、首秀经济,争创全国放心消费示范城市。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引水上山”项目建设,活化桑基鱼塘、塘浦圩田等特色农业生产系统,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推动澄湖地区、阳澄湖地区、长漾片区等重点区域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乡村振兴的内涵和水平。
(二)强化教育、科技、人才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把创新摆在苏州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系统谋划、一体推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责任体制,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深入推进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普惠健康发展、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化发展、职业教育提质培优、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坚持名城名校融合发展,发挥高校集教育、人才、创新于一体的优势,深化与苏大、南大、中科大、西工大等合作。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举全市之力支持苏州国家实验室打造成为国家材料领域的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姑苏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建设。坚持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平台作用,用好“赛马”“揭榜挂帅”等机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形成纳米、光子、声学等领域技术优势,打造区域科技创新策源地、成果转化首选地。强化人才引领驱动,积极创建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用好全球科技人才地图,加快推进创新联合体、人才攻关联合体建设,引育壮大战略人才力量,打造“归国人才首选城市”。持续迭代升级人才政策服务,建设一批高品质人才社区,3年内提供不少于10万套人才公寓,持续打响“人到苏州必有为”工作品牌。
(三)扎实推进高水平共同富裕。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实施“姑苏工匠”职业技能提升工程,打造劳动者就业创业首选城市。持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中等收入群体壮大行动和农民收入倍增计划,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加快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全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聚焦“一老一幼”,推进“苏式颐养”养老服务品牌建设,持续完善托育服务体系和医养融合服务体系。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积极推动专科医院建设,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擦亮吴门医派金字招牌。持续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运动健康中心等建设,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促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全面发展、协调发展。持续完善多层次、多支柱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参保扩面提质,稳步推进居民养老保险奖励性基础养老金制度,统筹好被征地农民、居民养老保险人员、参加企业养老保险人员等各类群体待遇水平。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做好困难群体救助、对口帮扶各项工作,推动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持续提升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住房保障、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和残疾人福利保障等工作水平。
(四)加快建设美丽苏州。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觉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打造美丽中国的先行示范。全面抓好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集中攻坚重污染天气、扬尘、臭氧、劣V类水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等重点领域,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污染减排工程,探索新污染物治理,加快“无废城市”建设。坚决抓好长江大保护,全面落实“十年禁渔”任务,深入实施新一轮太湖治理工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加快推进环太湖地区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高速公路铁路沿线生态廊道建设等重点项目。持续完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联保共治机制,深入实施太浦河“蓝带计划”,扎实开展美丽湖泊群建设,精心打造“水乡客厅”。更多运用基于自然的生态修复理念,积极创建公园城市、国际湿地城市,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管,营造高品质生态空间。深化“一山一策”“一湖一策”保护,高水平建设太湖生态岛,完善生态补偿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高质量做好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保护规划,高水平推进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深入实施“古城细胞解剖工程”。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扎实推进全国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持续开展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狠抓存量空间利用、低效用地盘活,加快传统工业区转型升级。大力调整优化产业、能源、交通结构等,深入实施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加快淘汰落后低端产能,推动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严格落实“三线一单”要求,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探索建设低碳园区和近零碳工厂,大力培育分布式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争创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低碳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五)积极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苏州样板。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制度载体作用,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加强人大代表能力建设,完善人大代表“统一接待日”等机制,进一步拓展吸纳民意、汇集民智渠道。充分发挥人民政协“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健全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有效履职的机制,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高标准建好用好委员工作室,高水平组织开展“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活动,创新完善协商机制,提高政治协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培育打造一批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基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作用,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进一步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深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把群众紧密地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六)有效加强法治苏州建设。一体推进法治苏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提高地方立法质效,坚持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发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等作用,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健全完善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强化食品药品、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城市管理、教育培训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优化行政争议预防化解机制,推动行政诉讼案件量、败诉率双下降。构建企业诉求闭环管理体系,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推动知识产权法庭、破产法庭、国际商事法庭和劳动法庭“四庭协同”,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坚持严格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完善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规范司法权力运行。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立法律援助网络化阵地,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使法治和诚信成为苏州现代化建设的显著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七)坚持文化自信自强。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持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力争率先建成文化强市。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全覆盖,抓牢抓实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深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规范管理宗教活动,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挖掘用好红色资源,持续抓好“四史”宣传教育,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建设,统筹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发挥时代楷模等榜样示范作用,着力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高品质推进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高水平打造“运河十景”等标志性景点,健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体系,扎实推进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加强历史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利用,深化吴越文化研究,打造“一城百馆、博物苏州”城市新名片,持续打响“江南文化”品牌。抓好《苏州全书》编纂等重大文化工程,强化文艺精品创作,进一步提升和彰显城市文化软实力。落实文化数字化战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实施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计划,做大做强国有文化企业,推动文旅高水平融合,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
(八)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深化要素市场化、财税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巩固提升“一网通办”“一件事”改革成效,持续提高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突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聚焦具有较强牵引作用的重要改革措施,聚焦国家、省交予的改革试点任务,努力打造更多原创性、引领性、标志性改革成果。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三位一体”的数字苏州,扎实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大数据产业园、智慧医疗等重点任务。积极推动和探索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持续加强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深化苏州港改革发展,大力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高质量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发展数字贸易、服务贸易、跨境电商等,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高标准建设苏州自贸片区,提升中新、中日、中德、海峡两岸等开放平台功能,推动各类园区转型升级、创新提升,加快实现联动改革、联动创新、联动开放。全力抓好进口能力培育,依托进博会等国际化平台,大力引进贸易型总部、龙头型进口企业等,加快形成以终端消费品为主、涵盖多个类别的进口产品体系。深入实施外资总部政策措施,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全球资源整合力的跨国公司,推动从单一生产基地向生产+总部、生产+研发转变。强化市域统筹发展,坚持“产业在沿江转型,创新在城区集聚”,明确各县级市(区)目标定位,完善跨行政区协调机制。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打造长三角区域枢纽中心城市为引领,全力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国家战略承载地,主动参与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环太湖科创圈、G60科创走廊建设,高水平规划建设吴淞江科创带。认真落实我省“1+3”重点功能区部署,坚决抓好南北挂钩、跨江融合、苏锡常都市圈建设等任务,大力推进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行动,持续完善企业大走访、企业家座谈会等机制,推动各级各类助企纾困政策精准直达、快办快享。不断优化各类大数据平台功能,推进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动态调整涉企“免罚轻罚”清单,以包容审慎监管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九)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社会安全为保障,推进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苏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坚持党对国家安全的绝对领导,健全重大风险监测预警、风险情报信息收集等机制,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统筹抓好生态、科技、网络、数据和重要产业链供应链等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深化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大危化品、城镇燃气、交通运输、既有建筑、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力度,不断提升安全管理和本质安全水平,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全力化解大型企业、粮食能源、信访维稳、房地产、非法金融等领域风险,抓好粮食储备工作,扎实推进域外粮食仓储加工项目、域内仓储设施改造,加大政府性债务化解力度,确保债务风险等级不返色。建强城市交通、市政、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夯实社会治理体系的基层基础,擦亮“苏城善治”品牌,争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深入开展“信访工作质效巩固提升年”等行动,健全完善信访接待与矛盾调处一体化运行机制。
三、坚定不移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健全完善落实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始终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事、强调的事,党中央和省委部署的事、交办的事,作为苏州最应该干、必须干好的事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教育引导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恪守“五个必须”,严防“七个有之”,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充分发挥党委(党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切实加强对重大工作的领导,积极创新和改进领导方式,不断提高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能力。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督促职能部门落实监管职责,强化纪委协助职责和监督专责,切实增强管党治党合力。
(二)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学懂弄通、知行合一、常悟常进上下功夫,真正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深刻体悟蕴含其中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时时对表、事事对标,及时纠正理念偏差、思想偏差、方向偏差,自觉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的苏州实践”系列课题研究,深入开展重大理论问题研究、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和重大实践经验总结,加强宣传阐释,更好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见行见效。坚持理论武装同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相结合,引导全市党员干部不断学史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三)努力锻造堪当现代化建设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从严把好政治关、廉洁关,着力打造政治过硬、专业过硬、担当过硬、斗争过硬、纪律过硬的“五过硬”干部队伍。持续抓好换届后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强化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注重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切实练就干事成事的宽肩膀、硬本领。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落实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大力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式交流,扎实推动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岗位锻炼成长,从严加强教育管理监督,确保干部队伍的源头活水始终是一泓清泉。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加强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完善担当作为激励保护机制,优化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引导各级干部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勇于担当、敢为善为。
(四)进一步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重点,持续开展“五聚焦五落实”深化提升行动,统筹推进农村、城市、机关、国企、学校、医院、非公、社会组织等各领域党建工作,更高质量推动“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深入实施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根系工程”,深化“新时代美美乡村新接力”专项提升计划,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骨干队伍建设,深化落实村书记“专业五级”、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两新”党务工作者“四级五专”体系。持续深化“三个一线”行动,激励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党的旗帜在现代化建设各个阵地高高飘扬。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不断扩大党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的影响力号召力,推动党在基层的“神经末梢”更加健全完善、坚强过硬。
(五)加快推进廉洁苏州建设。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有关要求,抓“关键少数”以上率下,发挥大数据赋能增效作用,健全常态化督查检查机制,驰而不息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督促党员干部自觉遵规守纪。始终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更加有力遏制增量,更加有效清除存量。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决惩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既抓惩治腐败,又抓追赃挽损。坚持依规治党、制度治党,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强化各类监督统筹衔接,增强监督全覆盖有效性,深化用好巡察利剑和问责利器,提高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效,减少权力对微观经济活动的不当干预,从制度上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深化标本兼治,扎实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常态化加强党性教育、政德教育、警示教育和家风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共同维护好发展好苏州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统筹推动廉洁机关、廉洁学校、廉洁医院、廉洁村居、廉洁企业等建设,让人民群众在廉洁苏州建设中拥有更多获得感。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中敢为先锋、勇立潮头,高水平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图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多苏州贡献!
来源:苏州日报